备注:已完结
类型:记录片
导演:何雁青
语言:其它
年代:未知
简介:昆明享“春城”之美誉,云南省省会,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绝色春城》是一部全面展现昆明城市风貌的纪录影片。导演用第一人称视角,记录他所看到的昆明,他用一个游客的身份来体验昆明;用一个外来者的身份来看待昆明的美,来感悟在昆明生活的点点滴滴。 32年前的一个冬天,当第一只到访的红嘴鸥俯身亲吻昆明后,红嘴鸥与昆明的缘分就已经注定了,纵使跨越千山万水都无法阻隔。它们对这里一见钟情,每一年如期造访,从不失约。科学家说红嘴鸥的平均寿命也只有32年,它们用尽一世陪伴了昆明! 西山悬崖上的龙门是云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西山被称为睡美人,还因为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在滇池岸边,有一对真挚相的青年男女,男捕鱼,女织网,生活的很幸福,小伙子为了表达对姑娘的爱意,驾小舟到海子中为她采取海菜花,结果一去不返。一天又一天,姑娘思念着小伙子,悲恸欲绝,昼夜长哭,眼泪流了五百里,最后伤心而逝,身躯化为湖滨山峦,长发则散于草海之内,从此,这山便称为睡美人山。
备注:已完结
类型:记录片
主演:胡金铨 徐枫 石隽 吴宇森 徐克 洪金宝 许鞍华 郑佩佩 王童 焦雄屏
导演:林靖杰
语言:国语
年代:未知
简介:《大侠胡金铨》将分为两集上映: 第一部曲——《先知曾经来过》:以编年史的方式逐部介绍胡导演的经典电影,让观众感受他的电影魅力,并透过重要学者及影评人们解析电影美学,再加上和胡导演合作过的重量级影人如徐枫、郑佩佩、王童、徐克、吴宇森、洪金宝等,一一分享当时的回忆与细节,逐步揭露胡导演的电影方法、美学风格,和他投入艺术之风范与疯魔行径。 第二部曲——《断肠人在天涯》:细说从头讲述胡金铨飘泊一生无以为家的宿命,从北京、台湾、香港到美国,这样的宿命如何反映在他的作品之中,如何影响他的艺术生命轨迹。尤其在他晚年仍努力企图创作拍片,却一直壮志未酬的岁月,并非大家所想像风光。他是个创造时代的人,也是个在大时代翻转中,时不予我的孤独英雄。 片中并透过胡金铨一手栽培,也是《龙门客栈》《侠女》男主角石隽的脚步,重返当年拍摄场景,让镜头仿佛穿越时空,闪回当年的点点滴滴。侠客老矣,却不放弃追寻五十年的恩师记忆,如师如父,情谊真挚。 ★ 电影大师胡金铨是影坛的武侠巨擘,一生作品不多,但开创全新武侠电影手法,作品奠定武侠电影的类型 ★ 《寻找背海的人》导演林靖杰记录了胡金铨的导演养成,探讨他的电影美学及他对电影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 第一部曲集合曾与胡金铨合作影人石隽、吴宇森、徐克、洪金宝、许鞍华、徐枫、郑佩佩、王童及影评人焦雄屏、闻天祥、黄建业等人回忆访谈 ★ 第二部曲从北京、香港、台湾到美国,发掘生活对胡金铨作品的影响,去理解胡导演如何成为一位独特的艺术家 ★ 罕见从胡金铨的亲人、亲近友人口中回忆一代大师的生活点滴,让观众更了解他的一生及创作
备注:已完结
类型:记录片
主演:赵涛 陈丹青 杨小佛 杜美如 费明仪 张原孙 王童 李家同 张心漪 侯
导演:贾樟柯
语言:国语
年代:未知
简介:19世纪中叶,帝国主义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一纸《南京条约》签订,上海正式开埠,从此各种各样的传奇与悲喜人生在这片土地上交替上演。将近一百年后,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各方势力汇集于魔都,继续谱写着属于这座城市的传奇。镜头前,陈丹青、杨小佛(杨杏佛之子)、杜美如(杜月笙之女)、张心漪(曾国藩之曾外孙女)、韦然(上官云珠之子)、费明仪(费穆之女)、韦伟、侯孝贤、韩寒等18位与新旧上海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受访者,讲述了关于城市以及人生的点点滴滴。 上海、香港、台湾,半个多世纪的骨血漂泊,牵扯了多少难以忘怀的记忆。剪不断,理还乱,纷纷扰扰,纠缠绵延……
备注:已完结
类型:记录片
语言:其它
年代:未知
简介:著名美国记者斯诺带着对红色中国的一连串问题来到陕北,见到了他期盼采访的毛泽东。在陕北四个多月,斯诺日以继夜考察、采访、拍摄,对毛泽东和中国都有了深刻的了解,并且和毛泽东结下深厚的友谊。回北平后,他写出了闻名世界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在全世界引起很大反响。 一九三九年,斯诺做为“工合”国际委员会的代表再次来到延安,面对发生巨大变化的延安,斯诺无比激动,他又一次与毛泽东谈起了中国。60年、70年,斯诺曾经两次来到中国,对新中国进行采访、报道。向全世界介绍中国发生的变化。这位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为中美两国建交做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后来,斯诺患病的消息传到北京,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派出了以马海德医生为首的中国医疗专家组赶往瑞士斯诺的家中进行抢救。斯诺对毛泽东、周恩来和中国人民表示了深深的感谢。 毛泽东得知斯诺逝世,悲痛地思念着这位终生的朋友……
备注:已完结
类型:记录片
主演:王珮瑜
导演:马千
语言:国语
年代:未知
简介:1947年9月8日,梨园传奇孟小冬的《搜孤救孤》在中国大戏院上演。这是冬皇告别舞台的最后公演,在上海引得万人空巷,戏迷不惜重金坐飞机来听戏;戏票价格炒到了十倍依然一票难求,买不到票的戏迷,为了聆听演出实况,将无线电收音机抢到脱销……孟小冬的两场《搜孤救孤》被誉为广陵绝响,创造了中国京剧史乃至中国戏剧史的奇迹。71年后,有小冬皇之美誉的当代京剧大师王珮瑜在同时同地演出同一戏码,从表演、唱念、乐队到舞台呈现,一切一模一样,在场观众无不叫绝,对余派观众是一场圆梦之旅。 纪录电影《京剧搜孤救孤》不仅将镜头聚焦于这一经典京剧剧目在新时代的传承与表演,同时记录与呈现了新时代京剧文化人物王珮瑜的排练和采访画面,还将话筒交给京剧艺术家以及传统文化大师,听他们娓娓道来关于传统戏码、京剧艺术文化场、做戏如做人的艺术态度等精益求精的艺术传承,通过挖掘、恢复、传承、创新传统戏曲艺术,让当代观众乃至后世看到这一跨越时空、丰富多彩的优秀艺术形态。